從實習中看見
三段文字分別是在
2024/03-07 於 🔗實人實驗學校 實習後所撰寫的〈小結〉
2023/07 於花蓮三週暑期實習間紀錄下的〈從我的班到我們班〉、〈我們有彼此〉
教育這條路,一路以來都很幸運。
大學就讀的科系很新,接觸了些心理學、懂一點資訊、理解各科目課程與評量設計 的巧思、教育研究設計的思維
這些零散的片段,在實習中因著老師們不藏私的引導、在現場的看見,逐漸交織在一起。在實人的這 5 個月好似為此做了個總結。
▌本質很單純,就是為了孩子好
曾經不理解「研究對於教學現場的實質幫助是什麼」,總陷入在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,為什麼要把他們的行為編碼、表現量化,那些與多數孩子不一樣的,不就被稀釋掉了嗎?」,但是「不編碼、不量化、不SPSS,就難以研究」。
在實人看著師生互動、老師蹲下身子注視學生進行對話,時常有很強烈的既視感,在某篇研究見過、在課堂學過、在書籍讀過,但仔細感受又不一樣。
拿掉專有名詞與理論定義,看見孩子本身。不同特質的孩子,甚至同一孩子在不同情況下,都不應該被某一種方法應付著。
過往至今累積的研究有其重要性,但我自己如何看待才能轉換成價值。不該流於表面,強迫自己思考「為什麼如此的設計對學生是有幫助的」。
大量閱讀、有意識的閱讀,接著應用與調整成適合自己也適合所面對學生的互動方式、對話語句。這正是我還在與實人老師們學習之處。
▌科技融入,學習如何自學
「推著平板車到教室,照座號領完平板,時間可能已經過了一大半,更可怕的是課程活動很能確保學生是否有在進行」自己經歷過也聽聞許多老師的困境,因此放棄科技導入課堂,或是挑班級採用。
觀課中一直發生,卻差一點錯過。在實人教室後方的櫃子上就有一整排的平板,上課前若該堂課需要使用,學生能互相提醒將平板拿到座位,課後自行放回的同時就把電插上了,偶時忘了也有幹部會協助確認。師生已建立的默契,讓課堂時間就完整的留給學習。
自學前,老師會引導學生思考 可以下的關鍵字方向。自學中,老師觀察學生的狀態,再進一步的給予推力 或是即時校正。自學後,學生間與夥伴分享所見所聞所想,在對話中彼此學習。
混齡的班級中善用科技,數學課堂 Tony 老師每每自行設計題目,藉由 Google 表單的測驗功能,讓每一學生皆能立即針對自己尚不熟悉的題型進行學習,因為老師已錄製好影片或是寫好解題說明。
網路出現沒解決的問題,不要期待 AI 出現就能解決,但不能什麼都不做。
老師、平板、夥伴與自己,都是自學中的重要元素,而老師的引導與陪伴會是關鍵。
▌與孩子對話,也與自己對話
在來實人以前,跟孩子對話,我都只環繞在學校,當學生提到家庭、過往的經歷,我都會想辦法把話題繞回學校。曾經擔心接不住學生,深怕因為對我的信任而想與我分享,但因為我的反應或回應,反而對他造成二次傷害。
在實人觀察、學習、反思,老師們與孩子的對話。發現自以為的保護學生,其實是在保護自己,也因此錯過許多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機會。
從對話中獲取的資訊,行為當下的想法、情緒感受,不只更多的認識孩子,也與孩子一起釐清他的想法與感受。
—
好開心能在大學畢業前來到實人,看見動人的教育,也更深一層的知道實人為何誕生,在這有一群人為了守護如此美好的風景,持續努力與進步著的教育工作者。
「為孩子好,是要為了孩子當下好,還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?」實習時不停在反覆思考的,作為教學者會希望當然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,但作為孩子我的感受是「大人,先為了我的當下好,因為你對我的未來好,我現在感受不到,而且那是你覺得地為我好」。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,到底是要為未來還是為當下著想。但這個實習給了我另一個選項「與孩子對話」,這個班級不是我的,是我們的。
三周的實習時間,大概有兩周的時間覺得好無力,覺得知道可以怎麼做,卻不知道該如何執行。假日看著太平洋,玩著與西半部的沙岸不同的石子「經驗是過去的,是跟不同的人創造的;理論是通則,是屬於大多數人的常態」,大多時候經驗、理論都是助力,但現在變成一個跨不去的坎,那就跟手上的石子一樣放下吧!專注在我們班的孩子身上,先看見他們的需要,再提出相對應的方法,跟寫程式一樣就一起trial and error。或許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最完美的「教」「學」模式,但我們一起試出來的一定是適合我們班的。一直覺得好可惜的是,在最後一周才有這樣的體悟,又加上颱風的攪局,有好多的來不及。曾經在考慮是否參與實習時就覺得三周好長,好掙扎,結果現在反倒是三周好短,好惋惜。
明明就想以老師的身份陪伴孩子,但卻一直在逃避成為一個老師。
班上有個孩子在閱讀課被點到回答問題時都會先深吸一口氣,然後就看似陷入思考;另一個孩子一開始以為他沒在想,後來發現他有好多好棒的答案,有時候甚至比我想的都好,需要好長的一段時間讓他思考,他覺得合適了、安全了,他才會分享他的答案。
在最後一天成果展原先請假的孩子到場了,但我卻慌了,前一天想好要跟孩子說的話、看到孩子要做的事,都忘了,只剩下「他怎麼來了,他的卡片還沒寫完」。但看到孩子到齊是開心的,雖然他們看起來不太開心,一直對於沒能立即接住孩子的情緒感到難過。看著孩子在數學受挫後開始沒自信,在畫火車圖時,無助到在搓手、摳手的焦慮。雖然覺得自己在這三周的表現奇爛無比,但也好感謝命運安排我跟這群孩子的緣分。
看到孩子的焦慮,好像看到過去的自己,好像冥冥之中能知道自己為何掙扎是否成為一個老師,或許「過去自己受過的傷是能轉化成更感同身受孩子感受,陪伴孩子一起經歷、度過、克服」。
把握住成果展結束後的半小時,尤其是帶著孩子一起回宿舍拿瓶裝水的路上,只有我跟孩子,我覺得安全的空間,分享我們在花蓮的生活、我們的教學準備、自己的感受,也問問孩子他們的感受,從一開始在嫌棄都只拿到安慰獎到後來孩子自己說「Ruby可以一起,我們一起完成成果展好好」、「比三周前好」、「老師你跟木木老師再來一次,下一次不拿安慰獎」。
「勇敢是一種選擇」是最後我一直告訴孩子的,勇敢去嘗試,受傷了有老師、有爸爸、媽媽、外公、外婆、阿公、阿婆,還有你的同學會陪著你。想想那天路上的對話,還會會心一下,透過對話,孩子透過行為好似同樣的也把這句話送給了我。
「勇敢是一種選擇,為了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」
從實習中看見
三段文字分別是在
2024/03-07 於 🔗實人實驗學校 實習後所撰寫的〈小結〉;
2023/07 於花蓮三週暑期實習間紀錄下的〈從我的班到我們班〉、〈我們有彼此〉
教育這條路,一路以來都很幸運。
大學就讀的科系很新,接觸了些心理學、懂一點資訊、理解各科目課程與評量設計 的巧思、教育研究設計的思維
這些零散的片段,在實習中因著老師們不藏私的引導、在現場的看見,逐漸交織在一起。在實人的這 5 個月好似為此做了個總結。
▌本質很單純,就是為了孩子好
曾經不理解「研究對於教學現場的實質幫助是什麼」,總陷入在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,為什麼要把他們的行為編碼、表現量化,那些與多數孩子不一樣的,不就被稀釋掉了嗎?」,但是「不編碼、不量化、不SPSS,就難以研究」。
在實人看著師生互動、老師蹲下身子注視學生進行對話,時常有很強烈的既視感,在某篇研究見過、在課堂學過、在書籍讀過,但仔細感受又不一樣。
拿掉專有名詞與理論定義,看見孩子本身。不同特質的孩子,甚至同一孩子在不同情況下,都不應該被某一種方法應付著。
過往至今累積的研究有其重要性,但我自己如何看待才能轉換成價值。不該流於表面,強迫自己思考「為什麼如此的設計對學生是有幫助的」。
大量閱讀、有意識的閱讀,接著應用與調整成適合自己也適合所面對學生的互動方式、對話語句。這正是我還在與實人老師們學習之處。
▌科技融入,學習如何自學
「推著平板車到教室,照座號領完平板,時間可能已經過了一大半,更可怕的是課程活動很能確保學生是否有在進行」自己經歷過也聽聞許多老師的困境,因此放棄科技導入課堂,或是挑班級採用。
觀課中一直發生,卻差一點錯過。在實人教室後方的櫃子上就有一整排的平板,上課前若該堂課需要使用,學生能互相提醒將平板拿到座位,課後自行放回的同時就把電插上了,偶時忘了也有幹部會協助確認。師生已建立的默契,讓課堂時間就完整的留給學習。
自學前,老師會引導學生思考 可以下的關鍵字方向。自學中,老師觀察學生的狀態,再進一步的給予推力 或是即時校正。自學後,學生間與夥伴分享所見所聞所想,在對話中彼此學習。
混齡的班級中善用科技,數學課堂 Tony 老師每每自行設計題目,藉由 Google 表單的測驗功能,讓每一學生皆能立即針對自己尚不熟悉的題型進行學習,因為老師已錄製好影片或是寫好解題說明。
網路出現沒解決的問題,不要期待 AI 出現就能解決,但不能什麼都不做。
老師、平板、夥伴與自己,都是自學中的重要元素,而老師的引導與陪伴會是關鍵。
▌與孩子對話,也與自己對話
在來實人以前,跟孩子對話,我都只環繞在學校,當學生提到家庭、過往的經歷,我都會想辦法把話題繞回學校。曾經擔心接不住學生,深怕因為對我的信任而想與我分享,但因為我的反應或回應,反而對他造成二次傷害。
在實人觀察、學習、反思,老師們與孩子的對話。發現自以為的保護學生,其實是在保護自己,也因此錯過許多與孩子建立關係的機會。
從對話中獲取的資訊,行為當下的想法、情緒感受,不只更多的認識孩子,也與孩子一起釐清他的想法與感受。
—
好開心能在大學畢業前來到實人,看見動人的教育,也更深一層的知道實人為何誕生,在這有一群人為了守護如此美好的風景,持續努力與進步著的教育工作者。
「為孩子好,是要為了孩子當下好,還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?」實習時不停在反覆思考的,作為教學者會希望當然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,但作為孩子我的感受是「大人,先為了我的當下好,因為你對我的未來好,我現在感受不到,而且那是你覺得地為我好」。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,到底是要為未來還是為當下著想。但這個實習給了我另一個選項「與孩子對話」,這個班級不是我的,是我們的。
三周的實習時間,大概有兩周的時間覺得好無力,覺得知道可以怎麼做,卻不知道該如何執行。假日看著太平洋,玩著與西半部的沙岸不同的石子「經驗是過去的,是跟不同的人創造的;理論是通則,是屬於大多數人的常態」,大多時候經驗、理論都是助力,但現在變成一個跨不去的坎,那就跟手上的石子一樣放下吧!專注在我們班的孩子身上,先看見他們的需要,再提出相對應的方法,跟寫程式一樣就一起trial and error。或許永遠都找不到一個最完美的「教」「學」模式,但我們一起試出來的一定是適合我們班的。一直覺得好可惜的是,在最後一周才有這樣的體悟,又加上颱風的攪局,有好多的來不及。曾經在考慮是否參與實習時就覺得三周好長,好掙扎,結果現在反倒是三周好短,好惋惜。
明明就想以老師的身份陪伴孩子,但卻一直在逃避成為一個老師。
班上有個孩子在閱讀課被點到回答問題時都會先深吸一口氣,然後就看似陷入思考;另一個孩子一開始以為他沒在想,後來發現他有好多好棒的答案,有時候甚至比我想的都好,需要好長的一段時間讓他思考,他覺得合適了、安全了,他才會分享他的答案。
在最後一天成果展原先請假的孩子到場了,但我卻慌了,前一天想好要跟孩子說的話、看到孩子要做的事,都忘了,只剩下「他怎麼來了,他的卡片還沒寫完」。但看到孩子到齊是開心的,雖然他們看起來不太開心,一直對於沒能立即接住孩子的情緒感到難過。看著孩子在數學受挫後開始沒自信,在畫火車圖時,無助到在搓手、摳手的焦慮。雖然覺得自己在這三周的表現奇爛無比,但也好感謝命運安排我跟這群孩子的緣分。
看到孩子的焦慮,好像看到過去的自己,好像冥冥之中能知道自己為何掙扎是否成為一個老師,或許「過去自己受過的傷是能轉化成更感同身受孩子感受,陪伴孩子一起經歷、度過、克服」。
把握住成果展結束後的半小時,尤其是帶著孩子一起回宿舍拿瓶裝水的路上,只有我跟孩子,我覺得安全的空間,分享我們在花蓮的生活、我們的教學準備、自己的感受,也問問孩子他們的感受,從一開始在嫌棄都只拿到安慰獎到後來孩子自己說「Ruby可以一起,我們一起完成成果展好好」、「比三周前好」、「老師你跟木木老師再來一次,下一次不拿安慰獎」。
「勇敢是一種選擇」是最後我一直告訴孩子的,勇敢去嘗試,受傷了有老師、有爸爸、媽媽、外公、外婆、阿公、阿婆,還有你的同學會陪著你。想想那天路上的對話,還會會心一下,透過對話,孩子透過行為好似同樣的也把這句話送給了我。
「勇敢是一種選擇,為了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」